你以为了解癫痫?这 5 个认知误区你中招没

阅读2020 时间2025-02-04

在大众的认知里,癫痫似乎是一种熟悉却又神秘的疾病。很多人可能都在影视剧中看到过癫痫发作时的可怕场景,从而对癫痫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。但实际上,关于癫痫,存在着许多常见的认知误区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误区的真面目,真正了解癫痫。

 误区一:癫痫是一种“精神病” 很多人会将癫痫与精神疾病混淆,认为癫痫患者都有精神问题,甚至对他们避之不及。但事实上,癫痫是一种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脑部疾病,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抽搐、意识障碍等症状,和精神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。虽然部分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,如焦虑、抑郁等,但这只是疾病的伴随表现,并不能代表癫痫就是“精神病”。癫痫患者的大脑功能虽然在发作时会出现短暂的紊乱,但在发作间期,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正常人并无明显差异。我们应该摒弃这种错误的观念,以更客观、包容的态度看待癫痫患者。 

 误区二:癫痫患者不能正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,很多人觉得癫痫患者的生活处处受限,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然而,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,大部分癫痫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,病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。只要病情稳定,癫痫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。当然,在选择工作和学习环境时,癫痫患者需要避免一些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,如高空作业、驾驶、接触强光源等。但除此之外,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,许多著名的科学家、艺术家、运动员等都曾是癫痫患者。我们要给予癫痫患者平等的机会,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。 

 误区三:癫痫发作时,往嘴里塞东西能防止咬舌 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错误做法。当癫痫患者发作时,很多人会出于本能地想要往患者嘴里塞东西,如筷子、勺子、毛巾等,认为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咬伤自己的舌头。但实际上,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,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。在癫痫发作时,患者的牙关紧闭,强行往嘴里塞东西可能会导致牙齿折断、脱落,甚至会损伤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,引起出血、窒息等严重后果。正确的做法是在患者发作时,将患者侧卧,头偏向一侧,这样可以防止口腔分泌物误吸,同时也能让患者在发作时自然地咬住舌头,避免咬伤。如果患者在发作时出现了咬舌的情况,也不要惊慌,一般来说,轻微的咬舌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,在发作结束后,患者的伤口会自然愈合。 误区四:癫痫治不好,不需要治疗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癫痫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,即使治疗也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,因此对癫痫患者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。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。虽然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,但并非不可治愈。目前,通过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神经调控治疗等多种方法,大部分癫痫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,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。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对于癫痫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。如果患者能够在发病初期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,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,还能减少癫痫发作对大脑的损伤,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所以,一旦发现身边有人患有癫痫,一定要及时鼓励他们就医,积极配合治疗。

 误区五:抗癫痫药物副作用大,不能长期服用 许多癫痫患者和家属在得知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时,都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,从而对药物治疗产生抵触情绪。不可否认,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,抗癫痫药物也不例外。但是,在医生的指导下,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,其治疗作用远远大于副作用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如年龄、性别、病情、身体状况等,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,并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、肝肾功能等检查,以监测药物的副作用。如果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了轻微的副作用,如头晕、嗜睡、恶心等,一般不需要停药,这些症状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。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。所以,患者和家属不必过于担心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,只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,就可以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,将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。 

 癫痫虽然是一种复杂的疾病,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,走出这些常见的认知误区,就能够更好地帮助癫痫患者。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,大家能够对癫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,用更加科学、理性的态度去对待癫痫患者,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充满关爱和理解的环境中生活。



上一篇:新年之际,别忘给癫痫患者的健康关怀

上一篇: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
推荐医生

李雪琴主任

● 主任医师
● 多次参与国际癫痫病学术交流会议

杨水云主任

● 中医世家
● 从医五十余年